培侨信义太难考!听听已经考上的家庭怎么说
众所周知,深圳培侨信义学校的学术支持来自香港沙田培侨书院,校内采用全英文授课,学术体系超前,入学考试难度很大,多数香港本土学生也很难通过。
迈思通作为深圳第一批有能力培训备考培侨信义的专业机构,在今年大热的申请中,成功帮助很多家庭进入深圳培侨信义,过往经验中,迈思通也曾成功帮助不少家庭申请到香港培侨书院。这篇文章中,我们挑选了四组家庭,来分享申请时的经验,希望能够给正在考虑培侨的家长一些启发。
小吴同学:高知父母反成了劣势?
吴先生夫妻两个都是国内TOP2本科毕业,都有海外留学经历,现在吴先生从事金融行业,吴太太在大学中任教,妥妥的高知家庭。
他们的孩子小吴,之前一直在北京某国际学校读书,成绩不错,英语口语非常好。因为工作原因调来深圳,父母为她选择了新开的培侨信义学校,原本全家信心满满,而她在五月考培侨信义三年级时居然被拒绝了,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一环出了问题?
-Monica老师说:
作为曾在香港生活和任教的老师,我对香港培侨书院和深圳培侨信义都非常的了解,培侨信义香港班三年级的入学考试有面试+中文+英文+数学考试,考试时间长达近3小时。而招收准则为:学业表现30%,面试表现40%,操行20%,课外活动/服务10%,可以看出,培侨信义学校对面试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在和小吴一家三口深入谈话之后,我立刻get到孩子被拒的原因:父母强势,对孩子干涉太多,导致孩子脱离父母面试时非常焦虑,没有主见,表现不佳。
小吴说,笔试题目对她来说并不算难,数学虽然是英语试卷,但和她平时所学相差不大,倒是中文的看图写话有点难懂。
而在面试中,小吴自我介绍后的被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来报考培侨信义学校?”(大约80%的考生都被问到这个问题,需要孩子提前对学校有相应的了解)小吴如实说,是爸爸妈妈让自己来考试,自己对学校并无了解。而后需要用英文描述自己的家庭,小吴因为对严厉的爸爸妈妈的畏惧,回答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这对于注重逻辑分析的培侨面试来说也是大忌)
谈话中,我鼓励小吴描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数次被爸爸妈妈打断,甚至在小吴描述面试场景时,吴爸爸反复说孩子讲的不清楚,要求自己代为阐述,看得出小吴非常紧张。
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我给小吴安排了少部分题型考点课程和面试指导课程,帮助她梳理知识点,熟悉所有题型;鼓励她在课堂上讲出自己的爱好和经历,联系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她的实际情况,给予逻辑性的指导。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约谈吴爸吴妈,其实这类家长在我的从业生涯中见过很多,他们作为精英,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非常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给孩子最好的规划,所以孩子每一步必须按照其心意走,殊不知过渡的干涉和保护都只会让孩子没有主见,不能发展出独立人格。
我曾在港大修习认知心理学,懂得这类父母必须顺着他们的角度出发,结合客观现实分析孩子的情况,还好吴爸吴妈并不偏执,渐渐认可了我的建议:给孩子一些犯错的机会,让她自由的选择和思考。
一个多月后,小吴通过了第二次入学考试,成功拿到了培侨信义的offer。我也和吴爸吴妈成为了朋友,有时互相分享孩子发生的趣事,也会帮助解决他们的焦虑。
两次申请被拒的Jameson
Jameson今年12岁,之前一直在香港就读小学,疫情后在深圳大半年的网课让他近视加剧,原本中等偏上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妈妈为了成绩曾带着他回港上学,不曾想刚开学不久,又因为疫情反复,导致线下课程上几天停几天。
妈妈焦头烂额时,听说了深圳培侨信义学校,作为资深香港家长,他们很了解培侨书院的实力。没想到两次申请中一均未通过。那Jameson连续被拒两次是为什么?
-Joyce老师说:
培桥信义香港班有大半时间采用英文授课,所以入学考试时十分注重英文能力的考察。作为迈思通的学术总监,我了解香港课程体系以及优质港校的入学考查内容。在我给Jameson做了全面测试后,发现的他的学术能力完全不足以申请培桥中一。
Jameson说在面试时,面试官用英文问他“对当前港生大量回流有什么看法”,他重复两遍才听懂,更别提有什么看法了,只能愣在原地。据我所知,香港的好学校,面试会有不少讨论题目,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等多种学科,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英文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原来,Jameson在港读的是B类小学,并非全英授课,用英语出的数学卷子他很多看不懂,占大篇幅的英文讨论题更是回答不上来,除此之外,Jameson由于学业长期停滞,数学和中文能力都有所下降。更要命的是,由于两地奔波和自身的懈怠,他的呈分试成绩并不理想。在全方位考察的培侨信义入学申请中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由于培侨信义报名人数太多,学校拔高了入学要求,逐步向香港培侨书院靠拢,尤其是五年级以上的入学申请,对孩子的英文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如今,Jameson一边在深圳某香港课程学校就读,一边在迈思通培训,准备明年再战。基于学生的情况,我给他安排了基础知识-考点题型-面试辅导三种课程,循序渐进。好在Jameson是个非常活跃的孩子,和各科老师都相处的很好,肉眼可见的进步,Jameson妈妈对于明年的考试申请充满信心。
刘同学:培侨中四简直是“地狱模式”
刘同学一直在香港读书,已经中三结束,程度还算不错,疫情回大陆后,择校问题成了大问题——市面上现有的DSE班无论是师资、教学内容还是升学成果都实在是达不到他们的预期。
在看到培侨信义的实力后,刘同学立刻报考了中四(2021学年招收的最高年级),但各科程度均不错的刘同学并未通过这场考试。后来经迈思通老师建议,改考了中三的刘同学成功拿到了入学offer。按实际情况刘同学已经具备了进入中四的能力,为什么要建议他去考中三呢?
Monica老师说: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学校对报考临近毕业班的学生要求分外苛刻,一定是高于常规水平的,尤其是新的学校。因为中四的学生只剩3年的培养时间,学校想要最顶尖的学生来取得优秀的升学成果,说白了就是筛选生源。再加上中四的课业原本难度就不小,培侨书院的要求也高于一般学校,使得考取中四变成“地狱模式”也就不足为奇。
刘同学的现实情况是,因为安全问题不想回到香港读书,大陆的大多学校又不满足其要求,最适合他的无疑是培侨信义学校,在通不过中四难度过高的考试的情况下,考取培侨中三成了他的最优解。
在当前培侨信义的热门情况下,中学以上的入学难度是丝毫不亚于深国交的,候选人多、题目难、英文要求极高、重面试,尤其公立系统出身的学生一定要格外谨慎,英语是很大的难关。
深国交转培侨的“奇葩”J同学
J同学来找迈思通培训时,我们都觉得他很“奇葩”,因为他今年刚拿到了深国交G1年级的录取,现在居然转而选择培侨。
作为学霸的J同学,思路非常清晰:他原本的目标大学就是港大和英国G5,因为疫情原因,他把港大作为了第一目标,身为香港籍的他,在仔细对比A-Level和DSE针对港大录取情况后,果断选择DSE。
J同学在考深国交之前也有在相关机构培训,现在面对培侨的考试,他知道应该找熟悉题目的人来帮助自己。
果不其然,由于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提前对题型的了解,J同学在笔试和面试中均发挥出色,一次通过。
-李老师说:
我是五年国际学校择校顾问老师出身,对各个国际体系和深圳的国际学校了如指掌,深国交录取率不足10%,能考上的学生,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但J同学思路清晰程度,让我非常惊讶。
在J同学来到迈思通和我见面时,我和他探讨了通过A-Level申请港校和通过Jupas系统录取港校的的要求和名额,港籍身份是他巨大的优势,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J同学非常清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他了解到申请培桥中四并不简单,基于我们对入学考试的了解程度,可以让他高效的搞定培侨。
我帮J同学安排了考点题型课和面试辅导课,老师们以解题思路为主,课后布置相同题型练习为辅,现在J同学已经顺利入学培桥信义学校中四香港班。
谈谈培侨信义
据我们了解,2022-2023学年,培侨信义将会新增约1700学位,这让今年没能成功入学的家庭跃跃欲试,接下来迈思通来告诉大家培侨入学考试的内容和科学高效的备考方式:
一.培侨信义招生情况:
今年培侨信义共提供学位1300余学位,申请人数高达9000余人,录取率仅在14%左右,竞争激烈。
学校分为香港课程班和内地课程班,香港班招收小一到高一,内地班招收小学一到三年级和初一。其中每个年级设置2个班,由于中一和中二年级招生火爆,分别扩招到了6个和3个班。
二.培侨信义考试内容:
培桥香港班的入学考试为:小一年级面试约15分钟,小二至中四年级面试+中文+英文+数学考试约2-3小时,不需要面试家长。与此相对,申请内地班只需要现场面试约10分钟,无需笔试。
申请小三至中四需要提交学生近3年的成绩单,尤其是小五小六参加过呈分试的学生,其成绩将成为重要的参考。
另外,来自老师和教授的推荐信、课外活动证明以及过往的奖项可以作为补充,也是录取学生重要的参考项。
招收准则为:学业表现30%,面试表现40%,操行20%,课外活动/服务10%
三.如何备考培侨信义
据参加过考试的家庭向我们反馈,深圳培桥的入学考试中,笔试用英文出的数学题让不少学生看不懂,且部分题目有超纲的情况;而面试中则以英文提问为主,问到的问题包含各科内容,且有部分讨论题,需要学生具备学科知识+英文表达+逻辑思维;另外面试中大多学生都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培桥信义”以及“个人的某种特长或兴趣爱好”。
关于考试难度,很明确的是越高年级就越难考。在前期报名人数不多时,录取率高达50%,但后期爆满时,难度逐渐提升到了香港Band1同级别。
若想要通过考试,基础知识的扎实、对题型的了解、良好的心态以及合理的规划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联系迈思通老师帮你免费进行入学模拟测试、以及合理的学习规划。
如果您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化学校的全面信息,家长们可以扫码关注“帮你择校”公众号了解国际学校新资讯!
*图文来源学校,如有不妥,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