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漫作文课程实验基地 ”落地深圳市南山区道新学校!
最近,你的小小花园被挖的怎么样了?
种出像样的花了么?
道尔顿的混龄农场里
没有种出大大的花
倒是结了大大的瓜
丰收时“扛”起来的喜悦
真不负播种时“挖呀挖呀挖”的耕耘
“
前两天,森林学府的知识花园里
也种下了一颗“童年浪漫”的种子
孩子在图画的想象世界里
作文,也想要怒放的生命
“
近期,道尔顿迎来了童漫作文创始人、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他将他与团队独创的童漫作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带来道新,热切地希望它在深圳的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日早上,“童漫作文课程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道新会议室举行,宋运来老师与我校张莉校长为仪式揭牌,并与课程发展中心、教学管理中心,语文组部门负责人做深入交流,童漫作文落地道新意味着我校的语文习作教学有了更宽、更广、更新的思路。
省级骨干教师、我校童漫作文项目组负责人李凤君老师首先介绍了童漫作文大师宋老师在该领域的实践经验与优秀成果,同时也介绍了我校童漫作文项目组在课程实施、教师提升、学生发展三个维度进行项目计划与前期实践探索,童漫作文“落地”道尔顿课堂,我们的实验教师团队一边厚重自己一边托举学生,力争打造具有道尔顿特质的童漫作文课堂。
“童漫作文从江苏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遇见道新这样一个国际化品牌学校,在这样的一片热土上,又遇见一群有独创性思考的优秀教学团队,无疑为童漫作文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与土壤。”
作为项目团队的领衔人,宋老师不仅表示对项目在道新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将与我校的专业教学团队一起,根据道尔顿特质,通过将童漫作文发展成写作教学规律课,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形成童漫作文特色课程项目,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
宋运来 童漫作文创始人
特级教师,中国写作学会基础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写作教学卓越名师,1995 年开始关注作文教学,开创“童漫作文”教学流派,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受聘为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 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 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邺城路小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教育集团。
张莉校长表示一见到儒雅、谦和的宋老师,就感受到了学者浓烈的“语文味儿”,这样一位这样醉心于童漫作文的专家,才托举了一线老师投身童漫作文,从而培养了一批热爱、擅长习作、通过习作热爱与创造生活的孩子。
道新办学作为一所“扎根中国 放眼世界”的国际化学校,中国文化始终是孩子们的精神家园,母语教学也一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童漫作文作为学校办学7年来首个在写作上立项与创新研究的项目课题,为我校一线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学习实践机会,道新的语文老师教研团队在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的理念,把握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建立了语文教学多个项目团队,而“习作”语文教学的痛点与难点,童漫作文为老师与孩子之间找到了天然的亲密联系,相信通过团队的6位实践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化与精进,小学部的师生一定会爱上习作,受益于习作,期待具有道尔顿特质的童漫作文能从道新出发,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与传播特色品牌影响力。
“小狐狸是犯了什么天大的事让爸爸这么生气呢?”
“小狐狸是考试考了个零分回家吧!”
“或许是他在家里闯了祸,打碎了妈妈最爱的花瓶。”
在道新的课堂上,孩子们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因为想象的张力,所以师生能打破框架来创造。
鲍玟静老师代表童漫作文实验团队执教《小“狐”涂蛋》一课,鲍老师从孩子们喜欢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的狐狸爸爸入手,引导孩子们进入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通过3张图片设置悬念,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欲,通过层层揭秘的方式,最终呈现完整的漫画,环节紧凑,思考不断。
层层递进的教学,就像是相声里的“抖包袱”艺术艺样,散发着奇妙的教学效果,童漫作文让孩子们享受想象与言语表达创造的快乐。
李凤君老师观课后评议道,鲍老师的课堂采用由果及因的倒叙形式,从漫画和语言支架的搭建中训练学生用多种方式说话,在层层设疑中发散思维,从评价和积分奖励中推动学生们自主而有创意表达,不仅整个作文教学形成了闭环,巧妙的“抖包袱”突出了作文教学法的趣味性,更是通过故事育人,让孩子学有所悟。
赵阳老师则从语文课堂角度概括鲍老师的课堂:整堂课尊重学生自主性、明确习作训练目标,多元评价与反思,可谓课堂妙趣横生,学生收获颇丰,师生意犹未尽。
周志涛老师则直击教学痛点——恐惧心理,不敢动笔。
他表示,鲍老师的课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孩子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孩子写得轻松,老师评得轻松。
“叉着腰 踮起脚 靠在胡萝卜缨上!”,
叉腰、踮脚、靠宋老师
不错,像是那么回事儿了!
在宋运来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变身“小小兔”与“大大兔”,放飞想象,大胆“造词”。宋老师时而伏在孩子身边倾听学生的奇特想法,时而与孩子们共同扮演角色,推动两只兔子故事的情节发展。师亦生来,生亦师,沉浸在美妙的创编故事情境之中。
宋运来老师以《两只兔子》的哲理童漫为课堂主题,创设情景、搭建框架、层层铺垫、巧妙引导,为道尔顿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互动有爱的示范课。
“真是一堂让人肃‘燃’起敬的童漫作文课!”
赵阳老师在身临宋老师课堂后被“点燃”了!
她深有感触,宋老师从儿童视角出发,以新颖的饥饿授课方式让师生怦“燃”心动 ,课堂氛围悠“燃”自得,“抖包袱”激发了孩子们的无限想象,一篇篇佳作浑“燃”天成,激发了孩子的写作欲望!
唐金爽老师则从“学生不愿意下课”的状态谈起,行云流水地写了整整两页“反思”!
她说:习作课,有意思比有意义重要!有意思就是有意义!
宋老师的课无法胜有法、无图胜有图、无师胜有师、无痕却有痕!
一堂课看似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讲了一个故事,观课老师们从宋老师的课堂感悟出童漫作文的一般教学模式:观察—联想—表达—赏评—写作—修改—发表。走进名师,站在儿童的视角,童过哲理性的童漫作文教学,培养儿童的思辨力。在写作中育人,在育人中写作。
宋运来老师是这样评说鲍老师的童漫作文教学的:本节课有浓浓的语文味,体现在“提示的语练训”。双线并进,故事线推动教学线,教学线遵循故事线,教学有波澜,让学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
童漫作文源于儿童的生活,鲍老师选择的“小狐狸与老狐狸”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且风趣有教育意义。
童漫的“童”是童心、童言、童趣、童味,“漫”是想象的、开放的、自由的。鲍老师在教学每个板块,都给学生以想象空间,勾连儿童的生活,一旦将自己的生活与习作自然联系时,下笔写作就不难!
宋老师的课不仅让孩子“舍不得下课”,也让老师们也上了一课!
下午,宋老师以《童漫作文,儿童习作的最爱》为主题,从“起于困惑的童漫作文、童漫作文是什么/不是什么、童漫作文的教学特点、教学特色、追求的核心素养与玩转童漫作文”七个层面,通过大量的漫画案例与教学实际问题,幽默风趣地与在座语文组教师进行分享了交流,系统、全面、深入地将老师们带进一个习作教学新世界。
王斯琪老师说,寓教于乐的课堂不仅教学形式多样、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宋老师的课堂,学生通过不断的参与,感受童漫作文的魅力。
“对孩子尊重、关爱和鼓励,真的能让孩子恋恋课堂!”
最启发周志涛老师的,是孩子在宋运来老师耳边悄悄回答问题,帮孩子找小助手讲故事,老师和孩子一起参与表演,这都给足了孩子表达的信心。欢声笑语的课堂,一定是童年里最美的幕。
初中组老师王鹤表示:宋老师独创的童漫作文它没有止步于教学技艺,而是站在课程的角度来研究,用适合儿童言语表达需要的素材,以开启儿童言语表达智慧的教学范式,积极改变儿童的言语态度,唤醒、激发与培育儿童的言语表达动机,推动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即使对于初中生而言,也开辟了一条创新作文的新路径!
是的,作文课也可以这么上!
此次道新语文组童漫作文项目团队与宋运来老师团队的合作,也是语文习作教学课堂改革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童漫作文项目落地道新实验班已初见成效,孩子们不仅喜欢童漫作文课,在班级文化角,我们常能看见很多孩子的优秀童漫作品。
相信道新未来的习作课堂,孩子们一定会在好奇、探索、发现与创作的欢声笑语中度过每一分钟。
如果您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化学校的全面信息,家长们可以扫码关注“帮你择校”公众号了解国际学校新资讯!
*综合内容来源学校,如有不妥,请告知.


